立足半岛、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打通大通道、构建大通关、打造大平台,将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践行中韩自贸协定的引领区,落实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实践区,高端创新产业的聚集区,新型国际合作园区的典范区。
烟台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的交汇处,是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环渤海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城市。
作为中国连接韩国的主要门户,凭借与韩国曰益紧密的经贸往来,烟台将积极构建与韩国高度融合的产业协作体系,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新战略的重要支点和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前沿城市。
烟台每周有13班次船舶往返仁川、平泽、群山、釜山等韩国主要港口城市、每周有124架次航班往返韩国仁川和釜山。
烟台依山傍海,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3.4度,森林覆盖率43.6%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80%以上,水质达标率100%。连续四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烟台市电、水、燃气、热力供应及备用容量充足。发电总装机容量976万千瓦,全市年供水总量8.4亿立方米,天然气设计供气能力每年30亿方。
现有普通高校11所,中等职业学校32所,在校生28万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4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设有烟台韩国学校、耀华国际学校、烟台华圣国际学校、烟台华日外国语学校、烟台本州日本语学校等多所国际学校,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第二个国家级软件及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
对投资项目实行“首接负责制”、“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
烟台经济实力雄厚,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 ) 7338.95亿元,居全国第20位,人均GDP达10.37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收入1.4万亿元。
韩国是烟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7年,烟台对韩进出口536.3亿元,是全省17地市中对韩贸易额最大的城市,巳形成与韩国产业高度契合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化工等支柱产业。现代汽车、LG电子、浦项、大宇造船等韩国企业投资烟台。
烟台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引领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